大運河穿江過河,受河流來水量的年季不均以及潮汐影響等,人工河道和天然河流存在動態水位差,因此運口工程應具備水位調節功能。 在運口段或運河縱向坡降較大的河段,也需要工程來節制水流和維持基本的通航水深。
了解詳情>>在我國燦爛輝煌的文明史上,勤勞、勇敢、智慧的中國人民同江河湖海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,修建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,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。那么,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名稱,你都能讀對嗎?
了解詳情>>在1984年的春晚上,香港歌手張明敏的一曲《我的中國心》紅遍大江南北,其中一句“長江長城,黃山黃河,在我心中重千金”,唱出了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。那么長江為什么叫江,黃河為什么叫河?江和河有什么區別呢?
了解詳情>>蘇軾(公元1037—1101年),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,四川眉山市人,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、書畫家、政治家。蘇軾不僅在文學、藝術上才華橫溢,還是一位實至名歸的治水專家,他在陜西修建利民湖、在徐州筑堤抗洪、在杭州疏浚西湖......其還撰寫水利著述《熙寧防河錄》《禹之所以通水之法》《錢塘六井記》等,被水利部評為第一批“歷史治水名人”。
了解詳情>>郵票作為一種文化載體,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。建國以來,我國共發行與水相關的郵票300余枚,從反映的主題上看,主題鮮明,以防洪、灌溉、調水、水電,以及歷史文化等為主;從涉及的區域來看,范圍廣泛,七大江河均有涉及。若將這些郵票按事件發生時間排序,它們共同構成了一部簡明的中國水利史。每一枚郵票,于方寸之間傳播著源遠流長的中國水文化。
了解詳情>>中國的治水活動源遠流長,治水活動常常以“水利”之名概括?!八币辉~可以在司馬遷的《史記》中找到。 公元前132年,自戰國時代即屢屢為患的黃河在瓠子(今河南省濮陽市西南方)決堤。23年后,漢武帝親臨決口現場,指揮將軍以下文武官員背負工程材料進行封堵,其中就有時任郎中一職的司馬遷。這一特殊經歷,直接促使他在《史記》中開辟《河渠書》一章,梳理自大禹到漢武帝時代,中華先民防治水患、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壯闊歷史,并使用了“水利”一詞。
了解詳情>>中國的河流分布,以長江為界,南方的河流多稱江,如長江、錢塘江、珠江……北方多稱河,如黃河、淮河、渭河、海河等;但到了東北地區,“江”又成了主流,如松花江、鴨綠江、圖門江、烏蘇里江、嫩江、黑龍江。
了解詳情>>古時候,人們對土地沖蝕現象等就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,特別是從因森林植被的破壞而引起的河水變濁、山川易色等現象中觀察和意識到水土流失的巨大危害。 水土流失的危害重大,自古如是,那么古人都是通過怎樣的措施進行水土保持的呢?
了解詳情>>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,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。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文化,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。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:“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,講好‘黃河故事’,延續歷史文脈,堅定文化自信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”。唱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,深入挖掘、準確把握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,對堅定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、推進中華民族實干筑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。
了解詳情>>大禹其人:純系傳說,還是確有史實素地 關于大禹,過去一直認為,他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,大禹創立的夏王朝,可能是靠不住的。那么,大禹的記載是信史還是純屬杜撰。
了解詳情>>尊敬的用戶您好!由于目前平臺處于調試階段,有些功能或內容若有不完備的地方,敬請諒解,并誠邀您提出寶貴意見與建議!意見與建議可在網站最下面用戶體驗的意見與建議中進行反饋,也可撥打熱線電話:010-63707961。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!
返回首頁非緊急情況,請點擊發布更詳細的需求信息